但如今天幕却是将其中的悖论彻彻底底的展现了出来!
若真让安乐郡主登基,并且将这一制度传了下去,那真是对如今宗族制彻彻底底的颠覆!她的登基也远比武皇登基要让他们更加不能接受得多!
一瞬间几乎所有朝臣满脑子都只剩下哪怕付出一切也要阻止天幕中所言的情况发生,而他们也已经看了出来武皇并不打算处理安乐郡主了,不然不会在天幕曝出一个个大瓜后却依旧没对李云乐做什么。
所以他们只能靠自己了!哪怕最后走到政变那一步他们也在所不惜!
反正,原本的历史里大唐也有着这样一场政变不是吗?
吹着头的李隆基此时眼睛却满是精光,心跳如擂鼓。
他看到了朝臣们脸上的怒气,也看到了百姓脸上的迷茫,很显然不再像之前那般支持李云乐了。
机会就在眼前,今日过后,世家和朝臣们哪怕是拼得个鱼死网破也会直接杀死李云乐。
现在的李云乐既没有天幕中皇帝无条件的支持,也还没能彻底收拢民心,她靠什么保住性命?人若是死了那便也谈不上以后了。
武皇哪里觉察不出天幕这番话将会带来什么惊涛骇浪?眉头也不禁拧了起来。
她自然不会觉得自己开创女子称帝先河能会让李云乐未来登位更加轻松,但她觉得有了自己这个先驱,天下之人接受起来应当会更快一些。
毕竟有了第一个,再有第二个也正常。
只是现在听来,李云乐以公主之身登基面临的反对恐怕不比自己小啊!
而如今天天幕的提前告知定然会使朝臣们更加疯狂地阻止李云乐,甚至连原本支持她的百姓都会倒戈,到时候哪怕是自己恐怕也压不住那些人了。
不过真到了硬碰硬的阶段她也不惧,如今宫廷禁军的大权终究还是在她的手上,只能再来上一场朝堂清洗了。
最为忧心忡忡的自然要数李显。
天幕中的女声虽然对安乐一片推崇,但实际上却起了反效果,它言明的未来将会为安乐招来天下所有男人的反对,安乐危险了!
他对自己当不当这个皇帝倒是无所谓,但是安乐却是真能为百姓带来太平盛世之人,若是因为这天幕失了机缘,那不仅是他们家的损失,更是全天下百姓的损失啊!
他下意识朝着李云乐望去,本以为会看到李云乐眉头紧锁,却不想李云乐一脸镇定地望向天幕,好似没有意识到危机一般。
而在接受到他关心的眼神后,李云乐甚至还给他做了一个“安心”的眼神。
李显心中一惊,难道安乐还没意识到危机?
但他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他都能意识到,女儿比自己可聪明多了,不可能没意识到。
所以她是在逞强,还是她已经有了解决办法?
不过女儿从来不是托大之人,她说有把握就应该是有把握吧?
而身为事件中心的李云乐此时的确不是逞强,也早已经将事情想得透彻明白了。
左右那些个老古板朝臣们早就想杀了她,如今不过是想杀她一次和想杀她百次的差别罢了。
更何况早在决定要登上皇位的那一刻,李云乐就明白自己将要面对怎样的男权加上宗族制的桎梏,而这些桎梏哪怕是千年后的后世也并没有完全解决。
可她既然穿越到这一时代,便要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更何况何况这一时代除了武皇外,全世界都不约而同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女政治家。
新罗有善德女王和真德女王,日本有推古天皇、持统天皇,拜占庭出现了伊琳娜女皇,吐蕃也出现了摄政太后赤玛伦……甚至东女国一直由女皇当政!
只很可惜各个国家最后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将女皇的制度传下去,这些都是她从前读史之时无比遗憾的。
但同样的如果她能作为那只蝴蝶,说不准就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如今她唯一忌惮的便是武皇想要杀了她,毕竟武皇手中握着军队,还占着“君臣”大义。
但好在李云乐已经基本确定武皇不仅没有杀她的意图,还因她展现出来的才能隐隐有更加重用她之意,所以她自然会保自己的。
而那些个世家、朝臣们,他们的确根深蒂固、枝叶繁茂,但是不也通通死在黄巢的起义军的刀下了吗?
这些个世家能盘踞那么久也不过是碰上了东汉后到唐朝前皇权更迭太快,根本分不出精力处理他们。
况且皇帝们为了名声或者利益也没真的想灭了世家,只要他们听话便可被皇帝们放过。
后世经常有洗脑包说唐朝时世家有多么的厉害,完全不将皇帝放在眼里,但除了唐末皇权式微时,也没见有皇帝对付不了的世家。
哪怕是军事出身的关陇贵族们不也被李治收拾得服服帖帖吗?
当然李云乐也不会完全寄希望于武皇,她也早已经想好该用什么去争取军队的支持。
天幕于世家朝臣而言是先机,